/
/
行业政策 | 农业农村部等4部门发文,提出《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

行业政策 | 农业农村部等4部门发文,提出《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6-30
  • 访问量:710

【概要描述】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 年)

行业政策 | 农业农村部等4部门发文,提出《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

【概要描述】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 年)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6-30
  • 访问量:710
详情

农业农村部日前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制定印发《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这是我国首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为全面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南。

 

《规划》强调了四大重点任务:建设以节能宜机为主的现代设施种植业、建设以高效集约为主的现代设施畜牧业、建设以生态健康养殖为主的现代设施渔业、建设以仓储保鲜和烘干为主的现代物流设施。同时提出了现代设施农业提升工程、戈壁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建设工程 、现代设施集约化育苗(秧)建设工程、高效节地设施畜牧建设工程 、智能化养殖渔场建设工程、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建设工程六个重大工程。此外《规划》还提出了《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 年)》。

 

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 年)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以打通设施农业产后的痛点堵点为导向,以建设提升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和粮食减损绿色烘干设施为重点,加快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全面补齐设施农业产业链配套设施装备短板,有效减少粮食和“菜篮子”产品的产后损失和流通环节浪费,为构建双循环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到2025年,重点建设3.5万座仓储保鲜设施、250座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实现新增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库容1000万吨以上;补上粮食产地烘干设施装备短板,粮食产地烘干能力达到65%。

 

到2030年,累计建成6万座仓储保鲜设施、500座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持续完成一批老旧粮食烘干中心(点)改造提升,带动全国累计新增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库容4400万吨以上,鲜活农产品产后损失率显著降低。

 

二、建设重点
 

(一)建设提升产地仓储保鲜设施

 

1、建设目标。在重点镇和中心村,按照经济适用、规模适度、节能环保的要求,布局建设6万座产地仓储保鲜设施,新增产地仓储保鲜库容约2100万吨,实现生鲜农产品择期销售、减损增效。

 

2、重点建设任务。聚焦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冷链物流设施短板,结合实际需要在田间地头建设一批具备保鲜、预冷等功能的小型、移动式仓储设施。

 

———预冷冷却设施设备。建设强制通风预冷、差压预冷和真空预冷等果蔬预冷设施设备,降低田间热和呼吸热;建设预冷库、冰水预冷机等肉类冷却设施设备,降低畜禽胴体温度。

 

———冻结设施设备。建设速冻库,配置速冻设备,将产品中心温度迅速降至—18°C或以下,保持农产品营养品质。

 

———机械冷藏库。采用土建式或装配式建筑结构,配备机械制冷设备,建设高温冷库、低温冷库,增强贮藏能力,提高农产品供应质量。

 

———气调冷藏库。建设调节控制温度、湿度以及氧气、二氧化碳、乙烯等气体的气调冷藏库,配置相关气调设备,实现温湿度和气体成分精准有效控制。

 

———其他配套设施设备。建设商品化处理设施配备必要的称量、清洗、分级、分切、输送、检测以及供配电等设备提升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

 

3、建设布局。主要布局在设施农业优势产区,其中东北地区建设产地仓储保鲜设施5900个、黄淮海地区建设25000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建设7700个、西南地区建设7000个、西北地区建设7400个、华南地区建设7000个。

 

(二)建设产地冷链集配中心

 

1、建设目标。在县域重要流通节点,按照区位优势突出、服务功能衔接的要求,布局建设500个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增强产地冷链物流综合服务能力。

 

2、重点建设任务。建设一批集集货、预冷、分选、加工、冷藏、发货、检测、收储、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提高农产品产后集散和商品化处理效率。

 

———主体依托型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主要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龙头企业、国有农场、流通企业等主体,重点强化仓储保鲜、集散分销及商品化处理等服务能力,建设规模适中的产地冷链集配中心。

 

———园区依托型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主要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工物流园、电商孵化园等产地园区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重点改造公共冷库设施条件,完善数字化产地仓等设施功能,拓展园区冷链物流服务内容,建设具有平台功能的产地冷链集配中心。

 

———渠道依托型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主要依托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生鲜电商等渠道,发挥规模、运营、品牌、技术、网络等优势,共建共享共用一批产地冷链集配中心。

 

3、建设布局。主要布局在设施农业优势产区的县域重要物流节点,其中东北地区建设产地冷链集配中心50个、黄淮海地区建设180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建设80个、西南地区建设60个、西北地区建设50个、华南地区建设80个。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以提高跨区域流通效率为目标,积极推动建设具有引领产业、辐射城乡和设施农产品应急保供等能力的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形成链接城乡农产品流通的关键枢纽,助力产地冷链物流规模化、通道化、网络化运行。

 

(三)实施粮食减损绿色烘干设施提升项目

 

1、建设目标。推进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全面补上粮食产地烘干设施装备短板,持续推进老旧烘干设施装备更新换代、智能化升级、清洁能源改造等,全国粮食产地烘干能力达到65%,烘干能力基本满足全国粮食产地烘干需求。

 

2、重点建设任务。各地结合实际,构建烘干点与烘干中心相结合的粮食产地烘干体系。烘干点主要完成单一烘干作业;烘干中心除烘干作业外,还应具备一定的产地仓储能力。

 

———建设标准化的粮食烘干中心(点)。烘干点建设内容包括粮食烘干机和配套的清选机、皮带输送机、提升机、除尘系统以及烘干厂区房等,主要以南方稻谷为烘干对象,配备批次处理量50吨以下的单套循环式烘干机。烘干中心建设内容包括粮食烘干机和配套的清选机、烘前仓、烘后仓、皮带输送机、提升机、除尘系统、仓储设施以及烘干厂区房等,其中,配备组合式循环式烘干机的,批次处理量应50吨以上;配备连续式烘干机的,日处理量应100吨以上。

 

———分品种、分区域、分规模选择适配的粮食烘干设施。东北地区:以烘干中心为主,玉米、大豆产区烘干中心按服务面积10000亩、20000亩、50000亩以上三种规模布局;水稻产区烘干中心按服务面积5000—8000亩布局。玉米、小麦和大豆重点推广连续式烘干机;水稻以连续式烘干机为主、循环式烘干机为辅,适度发展烘储一体化储粮仓。黄淮海地区:玉米、小麦和大豆产区以烘干中心为主,按服务面积2000—3000亩、5000亩以上两种规模布局;稻麦区烘干点按服务面积300—500亩布局,烘干中心按服务面积600—1000亩和2000亩以上两种规模布局。玉米、小麦和大豆以连续式烘干机为主、循环式烘干机为辅,适度发展烘储一体化储粮仓;小麦与水稻轮作区域重点发展循环式烘干机。长江中下游地区:烘干点按服务面积300—500亩布局,烘干中心按服务面积1500—2000亩和5000亩以上两种规模布局。水稻和小麦重点发展循环式烘干机。西南地区:烘干点按服务面积100—200亩、300—500亩两种规模布局,烘干中心按服务面积1000亩以上布局。水稻重点发展循环式烘干机;小麦和玉米以循环式烘干机为主,连续式烘干机为辅;丘陵山区发展小型循环式烘干机和多功能箱式烘干机。西北地区:以烘干中心为主,按服务面积2000—3000亩和5000亩以上两种规模布局。小麦和玉米以连续式烘干机为主,鼓励发展烘储一体化烘储仓。华南地区:烘干点按服务面积300—500亩布局,烘干中心按服务面积1500—2000亩和5000亩以上两种规模布局。水稻重点发展循环式烘干机,丘陵山区发展小型循环式烘干机和多功能箱式烘干机。

 

针对粮食产地储藏时间短的特点,北方地区储藏以钢板仓为主、简易房式仓为辅,南方地区以房式仓为主、钢板仓为辅。

 

———强化节能、高效、低碳烘干设施装备推广应用。加快现有粮食烘干机环保节能升级改造,因地制宜采用热泵、电加热、生物质燃料、天然气和太阳能等热源,开发创新利用自然空气、太阳能的新型粮食烘储一体化技术,降低烘干作业成本,提高设备使用率和粮食储藏增值能力。加快与烘干仓储设施设备配套的环保型清理、输送、除尘设备和多功能粮情测控装置的研发推广应用,促进粮食烘干仓储适配技术绿色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投入保障。用好现有支持政策,加强粮食烘干能力建设。按规定按程序将粮食烘干成套设施装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提升烘干能力。拓展冷链物流与烘干设施建设投融资渠道,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完善配套金融服务。按规定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建设冷链物流与烘干设施予以信贷担保支持。

 

(二)完善配套政策。在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基础上,统筹做好烘干与冷链物流设施布局建设与国土空间等相关规划衔接,保障合理用地需求。物流企业冷库仓储用地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享受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完善烘干中心(点)环保评估,允许其在应急救灾烘干作业时使用清洁燃煤、生物质等固体燃料。

 

(三)强化项目管理。制定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与烘干设施建设管理办法,严格规范项目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严格执行相关建设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加强产地冷链物流与烘干设施建后管护,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冷链物流与烘干社会化管护服务,探索物业化“管”、产业化“用”。对项目建设和运行适时开展科学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来源:农业农村部

关键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热门资讯

“万商汇聚,共启未来”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招商发布会暨商家签约盛典完美落幕 2023-08-07 17:27:55
凝心聚力谋发展,踔厉奋发向未来。8月6日,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招商发布会暨商家签约盛典在云南建水完美落幕。 据悉,本次大会以“万商汇聚,共启未来”为主题,主要面向中国500强、大型央企国企、龙头骨干民营企业、种养殖大户发出邀请,主要通过洽谈、发布会的形式,向省内外企业家推广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项目,充分展示招商引资的优质营商环境和资源优势。 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总负责人陈朗致辞。他首先向前来参加本次盛典的各位领导、商家、客户表示热烈欢迎,向支持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项目的朋友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感谢。陈朗在致辞中概述了项目建设情况,他表示,在红河州、建水县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建设才得以顺利推进,未来将发挥智慧商贸港的平台优势,吸引更多优质客户和项目落户,促进区域经济繁荣。 供应链金融专家马萧以农业供应链金融为主题作专题分享。他以农业金融供应链的概念为切入点,分析了农业供应链金融优势,讲述惠农云链的服务范围,并详细介绍了数字供应链中下游的运作模式。 中国华西集团有限公司建水澳门新匍新京5885项目部负责人樊杰发言。他指出,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是西部、全国乃至海外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国有建筑企业。他用“四全”来概括华西的发展,即“全程参与新中国建设”“全域拓展市场空间”“全链打造产业形态”“全员参与文化治企”,并表示华西集团的善建者们将勇挑时代赋予的重任,不负社会寄予的厚望,携手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为建水县呈现高水平、开放型、高标准市场建设体系。 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副总经理龚磊就项目打造理念、工程进度、数字化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详细宣讲。滇南国际商贸港是建水县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项总部署,是政府主导划行归市的重点民生工程。据介绍,该项目立足于连续20年聚焦三农,加快传统农业升级换代,促进农产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政策,秉承“服务三农”的原则,坚持贯彻政府划行归市的政策,积极推进招商运营,为国助力乡村振兴。她表示:“在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理念,不断利用数字科技赋能农业,推动智慧农业转型发展,通过优质的服务和多元化的业态,推动建水农产品产业的繁荣和振兴。” 川渝商会常务副会长陈代明在致辞中对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入驻建水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滇南智慧商贸港能够将整合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生产相结合,能够推动农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有效实现资源整合,提升建水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助力建水农业的升级与转型。他希望,滇南智慧商贸港能够与建水县川渝商会携手并肩,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建水县的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添砖加瓦。 建水瑞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余建军代表本地商家发言。他结合个人创业经历和理念,指出滇南智慧商贸港启动全球招商对建水乃至红河州农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并表示期待与滇南智慧商贸港未来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会上,陈朗代表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为建水众和果蔬合作社、建水县金菜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水县兴农果蔬专业合作社等8家公司授牌,与台州商会、浙江商会、福建商会、川渝商会及云南安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炎拓商贸有限公司、建水瑞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正式签约,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启动全球招商不仅是促进当地农产品对外输出、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和推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建水乃至红河州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契机。下一步,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将以此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及资源优势,持续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以扎实作风和务实举措助力乡村振兴,为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产业的繁荣贡献力量。 建水县政协副主席、县工商联主席李有福、建水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局长王国明、建水县数据发展中心副主任孙健恩、建水县工商联副主席韦志勇、红河产投集团副总裁李润芳,中国华西集团建水澳门新匍新京5885项目部负责人樊杰、澳门新匍新京5885集团董事总经理王娅、澳门新匍新京5885集团云南区域董事长邱显波、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总负责人陈朗、滇南国际智慧商贸港副总经理丁毅等领导出席大会。参会商会、企业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近百人参加大会。 云南电视台、新浪网、今日头条、网易、人民网,四川发布、中国经济网、封面新闻,界面新闻等各级媒体单位参加发布会。
XML 地图